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关键作用,11月16日下午,bevictor伟德官网2021年度课程思政研讨会暨教学基本功大赛启动仪式在学院221会议室顺利举行。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长李连友、党委书记付蓉芬及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长谭海波主持。

付蓉芬书记做动员讲话,她提出教师要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勇做时代的奋斗者与开拓者;希望全院教师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去,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她强调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是检验学院办学方向、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指标,需要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谭海波副院长传达了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汇报了教学基本功大赛的组织情况,介绍了bevictor伟德官网首届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赛程安排,鼓励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所所长胡赛全引述“思政如盐,化于无形,融入课程”,从四个自信、民生国情、精神传承、责任担当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所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

公共健康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江海霞从“关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关于课程思政的思考”以及“本所的老师做法”三个维度,阐述了团队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心得体会、创新思路和主要做法。

城乡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所所长王斯亮从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展开,指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是教师要做好榜样,当好引路人,讲好专业课。同时,他结合所里老师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提供了课程思政的优秀范例。

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赵岩老师指出本所开设的课程与课程思政存在天然契合性,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认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

何韵老师从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新角度提出课程思政建设中价值勾连的重要作用,结合“微笑曲线”“中国基建速度”“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讲话”等具体案例,阐述了课程思政与国家战略方针、“中国之治”的独特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李连友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课程思政的推动是正本清源、回归本位,是老师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他强调要“设计好课程体系”“老师要守课”“讲好课是思政的基础”及“学院有天然的思政元素”。

在会议中,各系(中心)还就教学成果奖规划申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一流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